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就像小时候咱们走亲戚,不管到了谁家看见他们家的下人或是帮忙的伙计穿的稀烂,咱不是也抿着嘴笑吗。就是这道理,再说你今天还是来喜的干亲,是要往上席上坐的,你就穿这样一身挖窑担土的脏衣裳去坐席,不怕人笑话。笑话咱是小事,给丁民哥丢了脸多不好看。那些亲戚人该说:‘李丁民你咋把叫花子一样的人请来了。’换了,咱现在有新衣裳,又不是背柴那阵子咱牺惶的没有。”说话的时候月儿已经从炕架上的桐木箱子里抽取出一套崭新的棉裤棉袄,这套衣裳是月儿亲手纺亲手织亲手缝做出来的,就连里面的棉花也是月儿在南疙瘩上亲手种出来的。在月儿入理细微淙泉一样缠绵的劝说下,耀先憨憨地笑了,不换这身衣裳就由不得他了。

    月儿帮着耀先换穿上新衣裳,挎上提盒,两个人相跟着一起出了窑门。提盒里是月儿专意蒸下的八个雪白的馄饨馍,当干亲坐上席,不能空着手。这虽不是规矩,却是礼貌。礼多人不怪,月儿是注重礼仪的人。

    耀先月儿像走亲戚一样胳膊上挎着提盒,进了李丁民家的场院,那一院子忙忙乱乱的男人女人一下就全都傻呆呆地愣住了,他们那里见过这么漂亮好看的女人呀。美是包裹不住的,平常月儿不做任何的梳妆打扮穿一身灰土土的黑粗布衣裳,都引的人们一阵阵的观看,天生丽质的月儿刚重梳了头洗了脸,又穿了这么一件艳丽的红衣裳,就更显的光彩照人生动美丽。月儿不仅长的美若天仙,她身上更有一股诱人的气质,不管是谁只要看上她一眼,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耀先穿一套新衣裳本来就觉得古古板板的,陪着美丽绝伦的月儿走进院来,在这么多人直呆呆的观注下,他浑身长了芒刺一样躁热难受却又抓挠不得。

    “哎,你们下来就行了,还提什么盒子呀。”李丁民赶紧过去接了耀先手上的提盒,把他往席桌上让。月儿是女眷,她直接进了正窑,聚在她身上的那么多双眼睛才迷迷离离地散开。

    “水仙嫂,让我看看咱们的宝贝儿子。”月儿进了正窑甜甜地叫一声水仙嫂,就把白白胖胖的小来喜抱在怀中。“笑一个。”月儿在月娃子肉嘟嘟的脸上亲一口。月娃子还真咧着小嘴朝她笑了,“真乖。”月儿说着掏出一张崭新的十元面额的钞票别在月娃子胸前的护牌上。

    水仙看见后忙说:“月儿使不得。”

    月儿逗弄着抱在怀里的小来喜说:“咋使不得,这是给我们小来喜的见面礼。”说完她把小月娃款款地递给水仙,说:“水仙嫂你好好歇着,我到锅头上给咱烧火做饭去。”

    “这……”水仙从孩子前胸护牌上抽出那张崭新的十元大票,话还没有说出口,月儿已经轻轻盈盈地走出窑。

    月儿是见过世面的人,小时候她跟着母亲给不少有钱人家的孩子闹过满月,每次去了母亲总是要给小月娃胸前别一把钱票。这是月儿独立生活以来第一次给别人的孩子过满月,她就学着母亲的样子把这张原来攒下舍不得花用的钱票拿出来别在孩子身上,月儿是照着过去有钱人家的习惯来给小月娃胸前别钱的。水仙她们这些贫家小户出身的女人那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一天除了月儿再没人给小月娃胸前别过钱,他们不懂这富人家的规矩。

    李丁民找出来一条又长又宽的红棉布,他把红棉布钉在正窑的门垴上,沿着门框垂掉下来的红棉布在微风中抖出一串“啪啪”的声音,这声音很好听。坐在不远处的耀先听着这风展旗帜一样啪啪啦啦的声音,抬起头看着挂了红棉布的正门说:“丁民哥,门垴上不写两个字?”

    李丁民疑惑地说:“听人说,闹满月只在门上挂红,是不写对子的。”

    “是不写对子,但门楣上是要写字的,过去那些大户人家给孩子闹满月门楣上都是有字的。”耀先解释一句。

    “是不是?那你就给咱写两个字。”李丁民没有文化,也没有见识过原来那些大户人家闹满月的场面,他顺口就说出这话来。

    耀先在下面的三合镇念完了高小,是卧马沟最有文化的人,他又出身在那样的家庭,见识比别人多。今天又是给李丁民过事,他又是干亲兴致挺高的,他的本事还没有向人们显露过呢,从三合镇上完高小回来就赶上土改,就再没有显露本领的机会,今天该露一手了。他就说:“那我就给咱写两个字,有没有纸和笔?”

    “有,过事呢,还能没有这些东西。”李丁民说着就从正窑里拿出红纸砚台和毛笔。耀先接过来铺在桌子上,把红纸折好,把毛笔在砚台里膏顺。稍稍思考一下,就挥笔酣酣畅畅地写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弄璋之喜。

    围过来的一群人看着这四个有骨有肉跃然纸上的大字都说字写的好,却都不解其意。“这是说啥哩?咋上面还有一个‘弄’字?”有人问的具体了。这个“弄”字在中条山上的土话里不是个好字。人们的眼睛像一把把带刺的勾子,都勾在耀先的脸上,人们在等着他自圆其说,尤其是李丁民。

    耀先好久没有提笔写字了,在崖口上三年他没有碰摸过纸笔,今天出手还能写出这样顺眼的好字真不容易,在三合镇的几年学也算没有白上。耀先有些

第九章(4/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